中医针灸可治疗“功血”

       中医针灸治疗“功血”,是通过对神经-内分泌的共同调节达到治疗作用的。隐白穴为足太阴脾经脉气所发,脾为统血之脏,灸法施术于其处有健脾统血之效,故而该穴乃历代医家治疗崩漏的常用经验效穴。关元、气海、三阴交并用能调理肝、脾、肾三脏及冲任二脉,活血化瘀、补气摄血。大椎、曲池凉血清热。太冲与大敦二穴相伍可清肝、凉血、止血、泻热。血海调理血分,祛瘀而生新,与气海配伍可调一身之气血。脾俞、足三里可培补中气、摄血制崩。肾俞为肾脏精气汇聚之处,关元为元气之所在,又是足三阴与冲任之会。刺激二穴可滋补肾气、调理冲任。神阙穴艾条温和灸可以调摄先天,培补后天,调理冲任,滋阴壮阳。

前景美好的眼针疗法

     眼针疗法是针刺眼球周围、眼眶边缘的穴位,以治疗全身疾病的方法。晋代皇甫谧的《针灸甲乙经》就有针刺睛明、攒竹等眼周穴位治疗疾病的记载。历代的针灸专著,此类之述者也屡见不鲜,且穴位增多,适应证也不断增加。它是在《内经》理论与华佗“看眼察病”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。早在《灵枢大惑论》即有记载:“五脏六腑之精气,皆上注于目而为精。精之窠为眼,骨之精为瞳子,筋之精为黑眼,血之精为络,其窠气之精为白眼,肌肉之精为约束,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,上属于脑,后出于项中。……目者,五脏六腑之精也,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,神气之所生也。”说明目是五脏六腑精气之所注,是人体营卫、气血、精神、魂魄之所藏。十二经脉除肺、脾、肾、心包四经通过与其相表里的经脉间接与目发生联系外,其余8经均以眼为“集散之地”,所以眼与全身脏腑经脉气血均有密切关系,在眼眶周围施针,可以达到疏通经络、化瘀止痛、安神定志、调节脏腑气血功能、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