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论糖尿病

  运用中医指针按摩手法对糖尿病的成因和治疗进行了深入的探求,又有了一些进一步的看法和体会,称之为“再论”吧。现表述于下,以期同行们参考、批评、指正。
  一、 糖尿病的病因
  长期以来,我们运用九宫八卦理论、中医指针按摩手法对糖尿病进行了治疗。发现同是糖尿病,但不同的患者其病因、症状都具有各自的特点。因此治疗时也要因人而异、对症施治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。究其病因,我们在“一论”里已作了一些分析,在此再补充以下几点:

1. 伏气内结型。
  有的糖尿病的患者是因为感冒治疗不彻底而引起的。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”,温是说人有伏气而为病。《时病论》中说:“春时之伏气有五,曰春温、风温、温病、温毒及晚发”。这些都是因冬伤于寒,至春感寒而发,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感冒。其症状:头身皆痛,寒热无汗,咳嗽口渴,舌苔浮白,脉息举之有余,或弦、或紧,寻之或滑或数。此宜辛温解表法治之。
   如今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,人们得了病,就想马上治好,不愿耽误过多的时间,因此往往是服用一些西药或打几瓶点滴,将病症很快地压下去,就以为病好了,就马上工作去了。殊不知感冒的症状是压下去了,但病根没有治好,因而病根留下了,也就是说“伏气”并未去掉。留在哪里了呢?滞留在了胃下肠上这个位置上。我们确实在患者的这个位置上摸到了跳动的硬块。由于病根未除,其结果呢?就会出现反复感冒,进而口干舌燥、饮水无度,久而反复之,伏气化火,熏蒸胰腺,使胰腺功能代谢紊乱,造成血糖异常,此称“伏气内结型糖尿病”。
2.气裹食型。
   生着气吃饭或刚生气就吃饭,就会形成气裹食。过去老人都懂,孩子生气时先不让孩子吃饭,待其气完全消了之后才让他吃,就是怕得气裹食的病。对于患了这种病的患者,我们在患者的胃部摸到了硬块,非常明显。患者有胃部胀满、隐痛、纳呆等症状,而这种症状用现代的胃镜检查手段也检查不出病根,因为此病的病根不在胃中。鉴于此,这种病也容易造成年久失治,硬块长期压迫胃壁,挤压胃后部的胰腺,造成胰腺代谢失常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因为胰腺的位置是在胃壁的后下方,是一团粉红色象肉不是肉,象脂肪不是脂肪的腺体。长期挤压使胰腺受伤,不能正常工作而导致血糖异常。
3.痰结型。
   中医认为脾是生痰之源,肺是贮痰之器。痰是怎样生成的呢?我们在运用指针按摩探病的过程中发现,由于脾虚不能健运,被湿所困,殃及肝肾,产生热风,在巽位留下黏稠的痰,也就是说脾虚产生的痰,被风所扰不能到达贮痰之器的肺里去,而在脾上肺下的巽位形成了结。此结时间越久,结就越大,进而影响到胰腺,损害胰腺接受信息的触角,造成糖代谢紊乱。
   我们知道胰腺有两个功能:一是接收正信息的,主分泌胰岛素、合成葡萄糖输向肝脏贮存。另一是接收副信息的,也就是说在我们饥饿时血液中葡萄糖少了,副信息向肝脏发出指令提取葡萄糖补充进血液里。当接收正信息的触角被痰结阻隔或被邪热熏蒸而萎缩不敏感、接收不到正信息,而副信息又盲目地工作。那么此时就会出现血糖高的症状。
4.肥胖型。
   顾名思义,就是肥胖的人易得的糖尿病。这是因为胖人身体里的脂肪过多,将胰腺裹住,使胰腺不能正常工作,造成糖代谢紊乱。还有就是经常吃肥甘厚味又缺少运动,食后靠在沙发上享福,或仰躺在席梦思床上,沉重的胃长时间挤压胰腺,造成糖代谢功能紊乱。为什么动物没有糖尿病呢?因为动物们是俯卧的,胃挤压不到胰腺。
   以上几种类型的糖尿病和“一论”里所说的几种糖尿病,是我们运用指针按摩探索到的。我们针对以上不同种类的糖尿病,采取对症施治的治疗方法,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。同时我们也发现,目前在医治糖尿病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,它影响了糖尿病的治疗效果。
二、糖尿病的治疗误区
  1.有人提出,治疗糖尿病的首选方案就是注射胰岛素。我们认为若是急性糖尿病或是胰腺器质性糖尿病,此法尚可以。然若是处在糖尿病的稳定期或非胰腺器质性的就不妥。因为糖尿病是由于胰腺受伤,其功能受到一些损害,导致胰岛素分泌失调而引起的,我们应该找到胰腺受伤的原因,并对症施治,恢复其活力与功能,才是正确的也是治本的办法。如若不辨病因就盲目地注射胰岛素,这样就等于舍弃了胰腺。因为这时人体中由于注射胰岛素而已有了足够的胰岛素,胰腺就不用再分泌胰岛素了。日复一日,这样一来非但阻碍了胰腺的功能恢复,而且也抑制了胰腺尚存有的功能的发挥。长此以往,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慢慢地退化,直至丧失功能。这样人就只能依靠体外注射胰岛素来维持一生的生命了。这是多么可怕啊!
  2.节食方法。有不少糖尿病人用节食的方法来控制血糖,其实,这也是较危险的。我们知道人是靠先天之精气和后天五谷之精气来维持生命的。如若人体所必需的碳水化合物等养料摄入不够,就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营养需要,就容易出现免疫力下降、内分泌失调等症状。如果这些养料长期得不到补充,那么必然产生恶性循环,人体就会越来越虚弱,最后什么也干不了了。岂不是等于慢性自杀。
  由于节食,就会缺乏制造葡萄糖的原料,血液就会总是处在低血糖状态,胰腺的正信息因缺乏原料发挥不了作用,久而久之,胰腺接收正信息的功能会越来越弱,以致丧失。此时副信息只好加紧工作,从肝脏里不断地提取葡萄糖向血液输送,长时间这样便会造成肝虚,最后肝脏中无糖可提。因此,表面上看血糖是降下来了,实际上是身体里的糖份几乎消耗光了。这就象从糖库里把糖都提光了,仓库空了、闲了,工人放假了,没活干了。人的身体要是到了这样的程度,那还能干什么呢?
  为什么有些人爱吃糖也没有得糖尿病呢?就是因为他们的胰腺功能正常,正信息功能强盛,肝脏里糖贮备多。因此说用节食的方法控制血糖是不可取的。
  3.用西药控制血糖。本人认为仅服用西药控制血糖,而没有从恢复胰腺的活力与功能上采取措施,这也是不科学的。无论是优降糖、糖适平、二胛双胍或是其他的治疗糖尿病的西药,其作用无非是:
(1)阻止肠胃吸收糖分,但同时其他众多的营养物质也或多或少被阻止了。这样肠胃的功能会发生紊乱,使人体营养摄入不足,造成营养不良。
(2)加强糖分的代谢。这样势必会增加其他脏腑的负担。肝脏得不到糖分的补充,会使肝功能下降。
〔3〕用药物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。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胰腺老病未愈,又添新伤。或因此使胰腺产生惰性,不刺激就不工作。因此,这些方法并不是治疗糖尿病的正确方法。因为这些方法都阻碍或破坏了胰腺的糖代谢功能,已经受损的胰腺不但没有得到治疗,连其他脏腑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、侵害。造成其功能也发生紊乱。所以说这些方法也都是不可取的。
  4.有关幼儿吃糖的误区:幼儿正处在迅速成长发育的时侯,他们的小肝脏需要贮存大量的葡萄糖,而胰腺在这时期的发育也需要高糖的刺激才能更好地发育,胰岛素才能合成得多又快。这就是为什么一般小孩子都比较喜爱吃糖的原因。如若仅仅是因为怕孩子长蛀牙而不让孩子吃糖,那么必将造成孩子的胰腺弱小,胰岛素分泌不足,而出现胰腺发育不良型糖尿病。
三、糖尿病的治疗方法
1.按摩手法的治疗
  我们在“一论”中已作了介绍,主要就是根据患者的类型、病情并参照流年、季节因素,按照九宫八卦对脏腑进行针对性的补泻按摩,调整内分泌,增强免疫功能,以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。同时激发其功能、活力的恢复和提高。再根据患者的病根配以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。
2.中药治疗法
根据患者的类型、病情,选用和增减中药材:
灵脂  当归  川芎  桃仁
丹皮  赤芍  乌药  元胡
甘草  香附  红花  枳壳
  消除膈下对胰腺造成损害的病灶,再结合病情进行加减。对有“三消”症状的患者加天门冬润肺;天花粉凉膈止渴;怀山药健脾;大生地滋补肾阴。若是气结型的患者则加延胡索、白芥子;肾阴虚型的患者加六味地黄;肝阴虚型的患者则加知柏、地黄;内热或口渴饮水无度的患者则加八味地黄丸以主之。
   以上为治疗不同类型、不同程度糖尿病的选择用药。中医药是我中华民族的一座宝库,只要我们认真的辨证施治,科学的用药,糖尿病是可以治愈的。
  我们人类来源于大自然,也必然要回归大自然。我们应该顺应大自然,用大自然给我们提供的丰富的自然医药资源,医治人们的种种疾病。我们不应违背和破坏大自然。
  我们的祖先总结出了一套顺应大自然的行之有效的养生之道,这是全人类的福音、财富和瑰宝。我们应该好好地继承和发扬它,对那些表面的、枝节的、细微的表象要深入研究其源头的实质,加以总结整理,并不断地科学化,为大众的健康服务。
糖尿病是困扰人类的一大疾病。特别是中老年人,患糖尿病的人数逐年增多,现在我国患糖尿病的人数已经高达3000万。人们研究着各种各样的治疗糖尿病的办法,西医、中医乃至梅花磁针、糖尿病治疗仪、哈磁五行针、足底按摩等等。这些虽然还没有达到根治的目的,但多少都有些效果。
     一、糖尿病剖析
    按照中医的理论,糖尿病属于“消渴”症,那么“消渴”症的产生,与哪些因素有关呢?
    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奇病论》中说:“此人(按:指糖尿病患者)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,肥者令人内热,甘者令人中满,故其气上溢,转为消渴”。这说出了糖尿病的基本病因,即营养过剩。但也有人基本吃素,从不饮酒,从不过食肥、甘、厚味,为什么也患“消渴”呢?据我们分析,是由于“营养不良”造成的。这种营养不良,不是指人体摄入不足,而是指食物成分的污染。我们知道,现在的食物中,包括粮食、蔬菜、动物、海鲜鱼类等等,它们在生长过程中往往吸收了不少化学成分。众所周知,如果土地常年使用化学肥料,造成的恶果是土地板结、不散热、贫瘠和水土流失。“消渴”症也是同样的道理。人体中的脾脏,就如同这方土,脾脏在五行中属土,司运化,主肌肉。我们长期食用化学制剂(如化肥、化学添加剂、生长素等等)催化起来的东西,有人生病还要服用化学药物,久而久之,脾脏遭受到严重的污染。这就如同土地板结、内热不散、脾脏积热,使内分泌系统失去平衡,免疫力下降,营养大量流失。长此以往,形成糖尿病。所以说,现代社会糖尿病迅速上升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,和人类的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    糖尿病的病因,还有一个因素是气结。气结是指情绪不好、精神受到刺激等等。这些因素可引起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功能障碍,乃至影响脑垂体、肾上腺、胰腺等,使得神经体液调节功能失常而发生糖代谢紊乱。俗话常说“百病均从气上得”是有道理的。生活上由于种种原因使人的情志产生波动,郁闷之气无从发泄,久积成结,此结“结”在什么部位,就会影响相应的脏腑代谢失调。如果结在腹部,就易患“消渴”。在我们接触的糖尿病或隐形糖尿病患者中,很多人在腹部的一些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气结。久结化火,邪火熏蒸胰腺,使其功能受到损害,慢慢地形成了糖尿病或隐形糖尿病。
    按照我们的观点,糖尿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:
    1.神经抑制型。
    人体第八胸椎的神经是平衡胰腺功能的神经。当第八胸椎出现病变,受到了压迫,它向胰腺输送的信息就是抑制信息。胰岛素必然分泌失调而导致高血糖。这种类型的病是怎么形成的呢?很可能是由于:
    (1)长期睡软床
    (2)久坐角度不合适的沙发或低背椅子,以及
    (3)不重视脊椎的锻炼
    (4)没养成良好正确的坐姿和站姿,使第八胸椎逐渐后突压抑了神经。
    2.脾脏积热型
    根据前面探讨的病因,如果长期“营养不良”,会使脾脏受到“污染”,形成积热。积热散不出,就会影响胰腺功能,造成血糖升高。
    3.血瘀、气结化火型
    如前面所说,久气成结。用九宫八卦的原理进行按摩诊断,就发现很多糖尿病患者在震位和艮位有不同程度的血瘀或气结。久结化火,火势上炎,熏蒸了脾脏和胰腺,邪火的熏蒸使胰腺出现了分泌失调或萎缩等病变。这可以通过在巽位出现有烧灼感的压痛区来证明。
    4.综合型
    由于糖尿病没有什么症状,很多人年久失治,造成胰腺萎缩,待发现时只靠药物刺激一下,分泌点胰岛素,长期节食又造成营养不良。这时第八胸椎和震位、艮位等等都出现症状,已经不单纯属于上面所说的类型,所以称为综合型。
    二、指针按摩疗法
    在向糖尿病宣战的大军中,我们有幸成为一员,用独特的指针按摩法,使患者在不服药的情况下,血糖持续下降甚至恢复正常,有的患者已经常年不再复发了。
    什么是指针按摩法?它与一般的按摩有什么不同?
    指针按摩法是一种传统的按摩方法,顾名思义,就是“以指代针,循经点穴按摩”,它是祖国医学的瑰宝,是针灸、按摩、正骨、触诊等方法的有机结合,在按摩法中属上乘手法。用它诊病、治病,效果显著。因为它吃功夫,不但要有博深的医学知识,还要有强壮的体魄和过硬的手上功夫,很多人或望而生畏,或半途而废,所以这门绝技几乎失传。
    我们用指针循经点穴按摩,根据全息理论,在身体不同的部位相互验证诊断,较准确地找到疾病在各个部位的反映点,然后施以推、拿、点、按等手法,辅以意通,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
    根据《黄帝内经》中的观点:讲人体的人,必须懂得天体;讲天体的人,必须懂得人体,这就是中医学的“天人合一”的整体观。任何疾病都不是单纯的,可以分为几种类型。比如高血压,它可以分为肾阴虚型、心阴虚型、神经型、颈椎型等等,这些类型无一不是与身体的整体有关,只有从整体去分析,确定属于哪一类型,才可以对症治疗。糖尿病也一样,要从整体探讨病因,将其归类,才能对症治疗。
    我们知道人体的一些疾病,在人体上一些特定的部位均有反映。比如,心绞痛的患者,在阴维脉部位有结节,脂肪肝的患者在地机穴附近有反映区,胆病的患者在胆囊穴有压痛点等等。我们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,在患者的一些特定位置触摸到一些结节,运用九宫八卦理论在人体的相应部位探查,我们发现在巽位出现结节的,就是中医所说的“上消”(也就是肺消)病,在震位出现结节的,是“中消”(也就是脾消)病,而在艮位出现结节的,则是“下消”(也就是肾消)病。当然有中上消合并的,也有三消并存的。病情严重、病程长的其结节也就较硬、宽和长,病情轻的或隐形的则较软、窄和短等等。
    为什么说在巽位出现结节的是“上消”病呢?在八卦中,巽位属风木,季节是立夏,和阴络。试想,立夏的热风将树木的水分蒸发得太多,伤了阴络,反映在人体上则是阴虚火旺,虚则生风,风助火势,土焦木干,在人则表现为口渴善饮。
    同理,震位属木,季节是春分,和仓门。春天,大地万物勃发,仓门大开,种子入土,此时正需春雨和肥料,由于春旱和有机肥的缺乏,特别是现代化肥的大量使用,使得土地板结贫瘠,木旺土衰,营养不良,在人体则表现为消谷善饥。
    而艮位属于山上土,季节是立春,和天留。山上的土没有草木的固摄,大雨一来,水土流失,土木双衰,在人则表现为喝一溲一。
    根据不同的结节点,就可以确定糖尿病的类型,结合利用九宫八卦找到糖尿病的反映区,配合我们独特的按摩术——指针经穴按摩,进行整体调理,重点突出施术:在心脏反映区散热泻心火;脾部反映区补脾滋阴;肺部反映区补阴泻火;肾部反映区滋阴补肾;肝部反映区泄肝舒气散结;在巽位散热疏风,在艮位“培土保墒”等等,以达到调动胰腺功能,降低血糖指标的目的,从而使糖尿病得到好转甚至不再复发。
    比如隐性糖尿病,在巽位和震位有结节。患者表现为口渴善饮和消谷善饥,早晨起床时嘴粘口苦,饿的时侯心烦手颤,这个时候空腹血糖一般都在100mg/dl以上,有的已经到了110mg/dl的临界点。于是我们在巽位和震位,采用拨散的手法,中耕保墒,散热疏风;在艮位,采用补和聚的手法,扶木固土。经过我们的按摩治疗,患者的多饮、多食和多尿的三多症状明显减轻。达到了早期发现、早期治疗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