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
前景美好的眼针疗法

     眼针疗法是针刺眼球周围、眼眶边缘的穴位,以治疗全身疾病的方法。晋代皇甫谧的《针灸甲乙经》就有针刺睛明、攒竹等眼周穴位治疗疾病的记载。历代的针灸专著,此类之述者也屡见不鲜,且穴位增多,适应证也不断增加。它是在《内经》理论与华佗“看眼察病”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。早在《灵枢大惑论》即有记载:“五脏六腑之精气,皆上注于目而为精。精之窠为眼,骨之精为瞳子,筋之精为黑眼,血之精为络,其窠气之精为白眼,肌肉之精为约束,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,上属于脑,后出于项中。……目者,五脏六腑之精也,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,神气之所生也。”说明目是五脏六腑精气之所注,是人体营卫、气血、精神、魂魄之所藏。十二经脉除肺、脾、肾、心包四经通过与其相表里的经脉间接与目发生联系外,其余8经均以眼为“集散之地”,所以眼与全身脏腑经脉气血均有密切关系,在眼眶周围施针,可以达到疏通经络、化瘀止痛、安神定志、调节脏腑气血功能、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。


 眼针疗法是在眼眶周围针刺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微针疗法,也是针灸的一部分。这种方法是著名眼针专家彭静山首创、弟子田维柱发展的,具有操作简单、疗效显著、适应症广的特点,特别对中风偏瘫及各种疼痛证效果神奇。

    眼针疗法划分方法:两眼向前平视,经瞳孔中心做一水平线并延长至内、外眦,再经瞳孔中心做水平线之垂直线,并延长过上、下眼眶。将眼区分成4个象限,再将每个象限分成两个相等的区,既将眼白睛分成八区,各区相等。为便于记忆将八区用八个数字代替,但1、2、4、6、7五个区是肺、大肠、肾、膀胱、肝、胆,心、小肠、脾、胃各占二分之一,平分春色。3、5、8区是上焦、中焦、下焦,自占一个整区。眼针穴不另取穴名,属于某区即名某区穴,如“上焦区”、 “肝区”等,总名眼针“八区十三穴”。

 针具选取0.5寸的29号不锈钢针,在眼眶周围进行框内框外针刺。由于眼眶周围血管丰富,针刺容易出血,故眼针操作要求医者技术熟练,初学者不宜。眼针的各种刺法包括点刺法、眶内刺法、沿皮横刺法、双刺法、表里配合刺法、压穴法、眼区埋针法、电针法、缪刺法等,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眶内刺法。留针时间不宜过久,一般5~15分钟,时间长容易出血。

  人是内外统一的有机整体,阴阳之间相互影响,互为因果,可以从内见外,也可以从外见内。眼之所以能够诊病,就在于它与脏腑经络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、相互制约的有序系统。五脏信息通过经络反映于眼,观眼就可获得整体信息,因而眼可堪称整体的“微诊系统”。通过观察眼睛的变化或局部表现,可以了解机体内部器官的情况,掌握人体阴阳的失调及脏腑、气血精液、经脉的病变。这些认识方法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念,即观察事物外在表象,揣测分析其内在变化,通过事物局部的细微变化来推测事物整体变化的发生发展规律。

 主治病症

        一、偏瘫

        用眼针经区法。取患侧上焦、下焦。合并高血压者配肝区,伴有失语者配心区,伴有二便失禁者配肾区。除上述病症外,还可治牙痛、神经性头痛、肋间神经痛、肩关节周围炎、坐骨神经痛、痛经等病症。

        二、胃神经官能症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、急性胆囊炎、胆道蛔虫症

        用眼针经区法。取患者中焦。除上述病症外,还可治急性腰扭伤等病症。

        三、白内障、视神经炎、电光性眼炎、近视、斜视

        用眼针穴位法。可选取睛明、承泣、四白、球后、鱼腰、攒竹、瞳子鼹等穴。

        注意事项

        1.针刺前的局部消毒,要格外小心,切勿使消毒液进入眼内。

        2.针刺时注意保护眼球,针后以手指摸眼眶,在针的里边还可以摸到其边缘,让患者睁开眼,毫无痛苦,则可确保安全。

        3.针刺切忌碰伤眼睑,针左8、右4区时,不宜过深,以防误伤内眦动脉。

        4.眼睑肥厚或眼睑上青色静脉很明显者,均不宜施行眼针。如需要时宜特别慎重轻刺、浅刺。